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7:02 点击次数:61
导语:
随着AI大模型加速落地,全球数据中心对高带宽、低延迟的通信需求持续提升,光模块作为“数据神经连接器”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周期。在这一赛道中,中国光模块“四小龙”——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、光迅科技、剑桥科技,凭借各自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,构建出差异化竞争优势。本文将从产品结构、客户结构、成长性与估值视角,深入分析四家公司在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。
一、中际旭创:聚焦高速光模块,具备领先出海能力
产品定位: 400G/800G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
客户结构: 海外为主,主要包括Meta、谷歌、亚马逊等北美云计算厂商,出口占比超过70%
技术特征: 国内率先实现800G光模块量产,具备较强研发与工艺迭代能力
业务特征: 光模块为唯一主营业务,弹性更大,AI集群建设加速将直接驱动订单增长
风险因素: 客户集中度较高,单一客户波动可能影响整体收入结构
二、新易盛:灵活应对AI需求,成长节奏快于行业平均
产品线: 覆盖200G~400G高速模块,同时兼顾中低速产品
客户结构: 北美云计算客户为主,部分国内头部客户逐步导入
成长优势: 公司规模相对较小,业绩弹性突出,AI相关需求释放后产能利用率迅速提升
最新表现: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80%,研发投入持续加码
未来潜力: 正在推进800G模块研发,力争实现新一轮产品结构升级
三、光迅科技:电信运营转型代表,产品线最为完整
产品组合: 从25G、50G到100G、400G系列光模块
客户结构: 以中国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电信客户 + 国内数据中心客户
转型亮点: 电信业务提供营收稳定性,数据中心业务提供成长驱动
产业角色: 华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,具备可靠的客户黏性
成长瓶颈: 高端模块占比仍有提升空间,需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与毛利率
四、剑桥科技:系统集成能力突出,绑定核心客户链条
产品形态: 光模块 + 交换机整机,提供定制化系统级解决方案
客户结构: 以国内客户为主,深度绑定华为等核心客户
核心优势: 同时布局交换机+光模块,具备整机设计与服务能力
业务模式: 收入结构多元,适合AI交换机整机扩容趋势
成长节奏: 相比纯光模块公司弹性稍弱,但整体利润率改善明显,盈利结构更稳定
五、四家公司核心对比表
公司名称
客户结构
产品定位
成长性
潜在风险
中际旭创
海外为主(Meta、谷歌等)
400G/800G高速模块
出海能力强,AI弹性最大
客户集中
新易盛
北美云计算厂商为主
200G~400G中高速模块
小体量+高成长
盈利波动大
光迅科技
电信+数据中心
25G~400G全覆盖
转型平稳,稳健增长
高端占比偏低
剑桥科技
国内客户(如华为)
光模块+交换机整机
系统集成能力强
成长弹性相对较低
六、结语:投资视角下如何选股?
若追求纯正的AI光模块弹性,中际旭创凭借产品纯度与技术领先性,是当前主线配置优选;
若看重成长速度与估值弹性,新易盛的中小市值+海外订单优势值得关注;
若倾向稳健运营与传统通信的转型潜力,光迅科技具备较强防御属性;
若关注整机解决方案能力与国产链条深度绑定,剑桥科技提供差异化选择路径。
随着AI应用不断推进,中国光模块产业正迎来全球舞台的黄金窗口期,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偏好选择配置重点,把握通信硬科技的长期价值。#半导体 #光模块